门诊时间:上午8:00-下午17:30
翼状胬肉,是一种发生在眼睛表面的常见疾病,与紫外线、沙尘、花粉等各种刺激引起的慢性炎症有关。由于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变性、肥厚、增生,逐渐侵入角膜生长,多呈三角形,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因此得名,中医称之为“攀睛”,又称“鱼肉”。
翼状胬肉诱因
患者多为老年人、男性(可能与职业暴露有关)、长期紫外线暴露(地球赤道附近、户外作业,尤其在沙、混凝土、水、雪等反射平面)、干燥或干旱气候。
翼状胬肉症状
静止期的胬肉可无明显的不适,主要影响眼部外观;进展期的胬肉不仅影响外观,还表现为眼部刺激症状(发红、干涩、异物感);较大的胬肉往往会造成角膜散光、视力下降甚至眼球运动障碍。
翼状胬肉体征
可单眼亦可双眼发病,呈三角形,分为头、颈、体部。鼻侧多见,常发生于3点或9点方位。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肥厚,呈膜状物侵入角膜缘,尖端指向角膜中央,但有时也可静止不再发展。
诊断:结合症状及体征,不难诊断。
翼状胬肉治疗
体积较小且静止的胬肉可以不做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若体积较小但处于进行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眼药水减轻结膜炎症,防止疾病进展。
体积较大影响视力或引起眼部明显异物感的胬肉则需要进行专业的手术治疗,改善视功能,减轻眼部不适,但手术后仍可能会复发。
长沙湘江爱尔眼科杨雅岚主任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睡眠充足,避免眼睛过度劳累,尽量避免接触烟尘、风沙、紫外线等刺激,如需长期户外工作,应戴帽子、墨镜、护目镜等加以防护。